
春节的热闹的作文(集锦15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春节的热闹的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春节的热闹的作文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好一片热闹的景象啊!春节,众所周知的传统节日。
你知道春节是怎么来的吗?我给你讲讲吧!在很久以前,有只叫“年”的怪兽,它每到晚上就去村子里捣乱,一个神仙见了很生气,只让“年”12月的最后一天出来,就这样过了很久,人们知道“年”是12月的最后一天才来,于是提前把猪羊牛藏起来,庄稼也放进仓库,还有人练习弓箭,决定与“年”抗衡。
又过了几年,人们终于知道“年”怕什么了,“年”怕红色、亮光和响声。于是,人们在“年”来村子里的前一天,在门前贴“福”字,贴春联,挂彩灯,准备火炮。第二天到了,“年”进了村子,左一看,家家户户,红红火火的,右一看,灯火通明,还有放火炮的,“年”吓坏了,再也不敢来了。从此,贴“福”字,贴春联,挂彩灯,放火炮的习俗便一直流传了下来。
春节人们还要要穿新衣服,吃年夜饭。年夜饭里有鱼、鸡、鸭肉而且除夕晚上人们还得守岁,看春节联欢晚会。
春节时,我在表叔家看春晚,吃年夜饭,年夜饭有鱼、鸡肉、鸭肉、猪肉、腊肉刚从卧室出来,就看见 ……此处隐藏10167个字……5
我的老家在民勤县西渠镇,腊月二十日我就跟随爸爸妈妈来到爷爷家准避过春节。 到爷爷家吃过饭后,就陪同爷爷奶奶做油果子、馓儿、麻花等应时点心。腊月二十三日,我们祭过灶君,就等待着除夕了。到了除夕,大年正……
我的老家在民勤县西渠镇,腊月二十日我就跟随爸爸妈妈来到爷爷家准避过春节。
到爷爷家吃过饭后,就陪同爷爷奶奶做油果子、馓儿、麻花等应时点心。腊月二十三日,我们祭过灶君,就等待着除夕了。到了除夕,大年正式开始了,这一天活动多、讲究也多。清早起来,打扫完庭院,爷爷给骡马等牲口拴上红布条。中午,我们吃过黄米饭,贴好对联和年画,将列祖列宗的牌位摆放整齐,献上供品。待一切就绪后,我们全家一起上坟烧纸。烧纸回来后,首先要鞭炮,然后到各位祖先的牌位前磕头致礼。到晚上,我们通宵不眠,有着‘熬寿’的意思,还要点三柱香,向神灵和祖先祈福。正月初一天还没亮,爷爷就把我们一家叫醒,就去迎接喜神,我们把这叫做“燎天蓬”。出门之后,找一块宽阔的地方,点燃一大堆火,爷爷、大爹、二爹等长辈领头,从火上跳跃而过。爷爷让我跟着他,他便说起了祝词:“东去东成了,西去西赢了,骡马成群了,牛羊满圈了,粮食满仓了,好人相逢了,百病消散了,空怀出门了,满怀进门了。”每念一句,我们绕火堆绕一圈,从火上跳跃而过。祝词说完后,磕头礼拜,恭迎喜神进家。天亮后,我们又找人唱小曲。正月初二走亲访友,祝贺新年。正月初三打醋炭??用勺子盛醋,醋中到一点香油,将烧红的石头放在铁勺里,把每个角落蒸熏一遍,表示驱邪降魔。到正月十五,民勤小曲在集市上演出,有《下四川》、《小姑贤》等传统曲目,人人耳熟能详,就连孩子们也非常喜欢。晚上观灯会,大街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家乡的春节真热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