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学心得体会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育学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育学心得体会1再次捧起《教育学》,读到《教师与学生》这一节,感触很多,具体如下:
一、学生虽然教育过程和教学过程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但我们以往的教育学对学生的分析和研究却很不够。
虽然我们强调教师应该吃透两头,即充分理解教材和充分认识学生,但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教师的工作中,前一点往往比较重视,后一点却重视得很不够。
二、学生是处于迅速发展时期的人。
学生时代,从入小学到中学毕业,是一个人一生中生理和心理上发展都非常迅速的时期,是个体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定型到比较定型的成长发育时期。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身心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的可能性,在他们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各种特征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在这一时期,他们的身心发展能否得到满足,能否得到积极、良好的教育,对于他们的发展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三、学生发展的可能性能否成为现实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条件。
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个体发展的早期,更多的是受自然属性的制约。进入学校后,社会性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制约作用则逐渐加大。推动个体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动力,是社会环境对个体的 ……此处隐藏22071个字……天或明天的天气信息,因为我们早上出发,下午就可以到达上海,路上行程时间很短。但如果,你也学古人一样,非得要走上10天、半个月的,那你了解上海今天或明天的天气信息什么用?
所以,随着生活的现代化,我们身边的各种信息设备或终端会越来越多。如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
不用等太久,再过四、五年吧,到时候我们的身边将到处是便携式的信息终端机器。如果我们不懂得如何处理这些信息,那么我们就会是被隔离的孤岛一样,与外界隔绝。曾经在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不识字的人被定义成文盲,那么几年后,不懂得信息处理的人或没有信息能力的人也将是“文盲”。因此,一个人一定要有信息素养。
这也正是信息技术课对学生的要求。
那么信息素养是什么?
信息素养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信息意识、信息价值观和信息处理能力。
什么是信息意识?就是对信息的敏感性。通俗地讲,就是面对不懂的东西,能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答案,并知道到哪里、用什么方法去寻求答案。
信息价值观是什么?就是对信息的判断力。哪些信息真的、哪些信息对我有用、哪些信息对我没用,什么样的信息会对将来的生活有影响。这就是信息的价值观。
什么是信息处理能力?这个很好理解。它包括信息的搜集能力、分析能力、利用能力和管理能力。说简单点,就是用什么工具、什么途径搜集到信息,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看看信息是否真假、对自己有没有用处,有用处就把它用起来,用起来后,这个信息还要不要与别人分享?这个信息的处理能力是一系列的过程。因此,信息处理能力是整个信息素养中最重要的。
你看,这就是我们信息技术课对学生的要求。
所以,信息技术课不是电脑培训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