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说课稿(1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说课稿1《去年的树》是人教版第七册第三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答应树的请求——回来再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终只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于是,鸟儿在灯火前唱起去年的歌。它经过小鸟和树,树根,大门,小女孩这四组对话告诉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
我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学情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品味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借助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运用想象让故事情节变得更丰满,从而感受小鸟离开好朋友后的哀悲痛境。
3、了解小鸟为诺言而千辛万苦地寻找大树的过程,并能够体会小鸟与大树之间的真挚友情。
教学重点:品味课文中的几次对话,把握人物的情感,体会人物的心境,用朗读的方式把它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体会小鸟离开好朋友后哀伤的心境。
说教法:
针对本课的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立足工具,弘扬人文。精心预设,注重生成。努力实现用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资料, ……此处隐藏28358个字……演的基础上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悟”,又采用填空的形式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在学完课文后的表演是学生最喜欢的形式
【设计意图】:对表演的角色进行指导,在优美的音乐声中,通过课本表演帮助学生感受语言,表现语言,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联系生活,情感迁移。
建构主义认为,孩子总是带着一定的生活知识经验、情感体验参与阅读。在探讨小松树与大松树到底谁高这一问题上使用了动画的形式把小松树放到山下【设计意图】:调动的是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用“比”字来练说,一方面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又将文本与生活知识经验、情感体验链接起来。
四、整合点的诊断与解决方法
多媒体的运用可以使教学立体化,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无限生机,
(一)视频展示,直观高效
精彩的动画展示过程让学生对课文有了直观的感知,对于高效的开展教学活动无疑是一剂良方。
(二)图文结合,促进理解
把常规教学手段难以表述的精彩,我们用图片和文字展示给学生,使抽象的概念变成具体形象,帮助学生去理解、领会知识,进而
掌握、运用知识。
(三)静中有动,深化难点
将静态的小松树放置到山下,方便学生对比理解风伯伯的话。
(四)情景渲染,知识再现
让学生在舒缓的音乐声中进行课本表演,展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再现课文的精彩画面,也为学生背诵课文打下基础。
结束语:“在儿童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语文学习不应该仅仅是读和背,更重要的是鼓励孩子们不断创新,这样我们的课堂才有生机,才有活力。